《當下》《自由之道》《解脫道》

隆波帕默尊者 20061001

 


英譯者:Rachanee Pongprueksa 校對者:Hataitip Devakul

目錄

第一章 讓我們先聊聊

第二章 三學

第三章 戒的訓練

第四章 心的訓練

第五章 智慧的訓練

結尾語

核心綱要

戒的訓練

1 訓練戒的目的

2 戒的種類

2.1 善行戒律

2.2 禪修戒律(根律儀)

2.3 賢聖戒律

3 持戒的方法

4 學戒的結果


心的訓練

1 訓練心的目的

2 學習心有哪些內容


3 善心的屬性

3.1 善心所是所有善心的通性

3.2 節制身口不善業的善心所

3.3 無量心的善心所

3.4 四聖諦的實現


4 不善心的屬性

4.1 無明類

4.2 貪類

4.3 嗔類

4.4 昏沉睡眠類

4.5 懷疑類

4.6 修禪定的心的屬性和修內觀的心的屬性

4.6.1 心的品質

4.6.2禪定和內觀的不同

4.6.3 作者的觀點

4.7 學習心的方法

4.7.1 從經典上學習心

4.7.2 通過禪修學習心

4.7.3 兩種學習方法的對比

4.8 學習心的結果


智慧的訓練

1訓練智慧的目的


2 智慧的種類

2.1按品質分

2.2按來源分


3 獲得智慧的方法

3.1 智慧產生的因

3.2 覺知身體的訓練方法

3.3覺知心的訓練方法


4 覺知身心時注意禪定的層次


5 通過內觀禪修訓練心智慧的結果

5.1 區分身和心

5.2 觀察身心的生滅變化

5.3 清醒理解身心苦、非實體性的真相

5.4 對因緣法持心平等

5.5 獲得法眼

5.6 理解緣起法的後半部分

5.7 理解緣起法的前半部分

5.8 實現涅槃

5.9 像不沾水的蓮花那樣生活著

5.10 苦的止息


第一章 讓我們先聊聊

朋友,這本書將向你講述解脫之道,也就是自由之道。它是簡單的、愉悅的、導向涅槃,就展現在你眼前。 這條路被無數人追尋,但直到佛陀才完全發現了它。

如果我們學習佛陀教導戒心慧三學,我們就能很容易地跟隨他。 跟隨這條聖道後不久,我們會感覺涅槃不只是一個希望。

在開始自由之道之前,我想邀請所有對佛法感興趣的朋友請轉變你們的觀念,從“禪修者”轉變為“學習者”。

因為“禪修”這個詞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它使我們感覺我們應該為了得到一些特別的東西而做一些特別的事, 然而“學習”則表明我們所應做的是學習真理,我們將得到的是知識。


在佛教中學習真理就是學習我們自己, 也就是名色(身心)。

我們學習真理的方式,稱之為“三學”,也就是戒、心、慧,經由這三學,我們獲得佛教的核心知識,洞察聖諦。

聖諦在於理解苦諦,也就是認識身和心的三本質:無常、苦、無我。

一旦我們清楚地理解了苦諦,我們將根除苦因,也就是離苦得樂的貪愛;我們立即實現滅諦(涅槃)。

理解苦諦,根除苦因,實現苦滅,建立聖道。

讓我們記得無論誰理解了聖道就是真正地從苦中解脫出來。


第二章 三學

洞察聖諦、明、正見是經由三學(或三種訓練)培養發展而來的。

三學由戒、心、慧組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戒、定、慧”,但需更正為:良好的舉止(戒)、心、慧。

戒的訓練是訓練心處於自然的狀態,遠離邪惡和粗重的煩惱,為進一步訓練打好基礎;

心的訓練是為培養發展理解聖諦的智慧做好準備。

在此階段,心必須是大善心,具有直覺的心理能力去看見一個現象的真相的, 而且是自發地覺知和准確地憶起那個身心現象。

這種心遠離障礙、中等的煩惱, 它是堅定的、輕快的、柔韌的、熟練的、正直的,它如實地覺知一個現象。

智慧的訓練是訓練心獲得直覺性內觀智慧洞察聖道。

內觀智慧消除微細的煩惱,也就是結,包括無明。

唯有通過內觀禪修,心才能洞悉聖諦。

它是理解苦諦(名色/身心)的過程。

理解了苦諦,因而心就釋放了對名色的粘著。

這樣,心永久地得以淨化,從諸多漏中和整個苦中解脫出來。

這就是佛教終極目標。

(1)

請注意:三學都是心理精神的發展。

前兩項是為內觀發展作準備,最後一項是為從苦和煩惱中覺悟解脫。

(2)

三學分別制約、抑止、克服了粗重的、中等的和微細的煩惱。

(3)

盡管三學的主題不同,但它們的核心是相同的、一致的。

唯有穩定的正念才能使心能夠學習完這三學。

缺少了正念,則不可能通過三學中任何一項。


第三章 戒的訓練

3.0

戒的訓練

3.1

訓練戒的目的

訓練好身業、語業,是為正定的發展打好基礎的。

3.2

戒的種類

戒有許多種,但我們可以簡易地把它分為如下三類:

(1)善行戒律

(2)禪修戒律(根律儀)

(3)賢聖戒律

3.2.1

善行戒律

阻止身惡業語惡業的戒有五戒、八戒、十戒、227戒。

對於制約身體和語言的不善業,這些戒是肯定的有效的解決方法。

持戒者在社會上過著一種平靜祥和的生活,遠離混亂。

對於禪修者來說,持這些戒是非常必要的。

至少他們應該下定決心持守五戒:不殺害人和動物;不傷害和暴力侵佔他人的財產; 不傷害或暴力侵佔他人所愛和有高價值的東西,比如不傷害和侵佔他人的配偶和孩子; 不說謊、不說黑話、粗話、無益語;不飲酒,飲酒會導致分心混亂和渾濁沒頭腦。

3.2.2

禪修戒律

這是根律儀戒律,是善行戒律的進一步發展。

它產生於正念,防護心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處被煩惱侵佔。

比如,當一個人看見一只錢包從一位男士的口袋中掉下來,對錢包生起貪求,正念憶起了這貪求心,結果, 貪求心沒有佔據他的心,心保持了平常的平靜和堅定,具有正念的這個人於是叫錢包的主人去撿起錢包,結果雙方都快樂。

另一種情形,當一個人被挨罵了,很生氣,如果正念憶起生氣,心就不會誇大生氣的程度,它會保持如常的平靜和堅定, 不會吵架,不會惡口等。

根律儀是發展正念的一個有效的工具,不僅是道德規則,而且也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正念有助於發展內觀智慧。

因此,它是禪修者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持守的戒律。

3.2.3

賢聖律儀

賢聖律儀是根律儀的進一步發展。

它是自動自發的制約,賢聖者不需刻意地持守。

這是因為從須陀洹果到阿那含果的賢聖者不需擔心他們的戒,不需一條一條地去核計, 而是有法作為工具維持他們的心在平常的狀態,也就是說,有了正念、正定、智慧。

他們不會被粗重的煩惱征服而可能破壞善行戒律。

對於阿羅漢聖者來說,他們的心已從所有漏中解脫出來;煩惱無法再佔據他們的心,因而不必要修習任何法來使他們的心遠離煩惱。

3.3

持戒的方法

普通人通過抑制和約束來持守戒律,遠離邪惡,但作為一位禪修者應該以正念和智慧來持戒。

當眼睛看到色、耳朵聽到聲、鼻子聞到香、舌頭嚐到味、身體碰到觸、意根覺知到法塵時,如果愉悅感生起, 正念應該憶起那感受;

如果嗔恨生起,正念應該同樣地憶起那感受;如果是中性的,正念也應該憶起那感受。

憶起是正念的一個功能。

無論何時,如果有正念。

未生起之惡心不會生起,

已生之惡心將消失,

未生之善心將生起,

已生之善心將更容易生起。

覺知一個現象時如果帶著正知和內觀就會更好。

愉悅、嗔恨或中性的感受是暫時的或外在的,它不時自動形成,不受控制。它生起、存在片刻,接著消失。

內觀洞察到這種真相,這是智慧的功能。

3.4

學戒的結果

學戒有如下幾個明顯的結果:

(1)一個人能平和地生活在社會上,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在社會上將受他人尊重。

(2)心處於平常狀態,不會被粗重的煩惱所征服,準備朝正定和智慧進一步發展。

(3)它本身就是內觀禪修

(4)心會越來越有力量,潛在的煩惱將漸漸變弱,因為粗重的煩惱是不滿意等。

總而言之,持守戒律能暫時地讓心遠離煩惱,但帶著正念正知地持守戒律本身是內觀禪修,它導向將來煩惱的根除。


第四章 心的訓練

4.1

訓練心的目的

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定力和大善心,那是隨著智慧產生的,為進一步理解身心實相作準備。

4.2

學習心有哪些內容

有兩點:何種心是善心,何種心是不善心?

何種心是有益於修定,何種心有益於修內觀?

如果禪修者沒有將這些時研究明白,那麼他或她可能無知地培養了不善心,還誤以為他或她在禪修。

同樣,他或她可能錯誤地修了禪定,還以為修了內觀。


4.3

善心的自然屬性

善心必定伴隨著善心所,有了這些善心所,心是完美無瑕的、正直的。

有25種善心所(《阿毗達摩》指出一個心所就是一種心所的狀態,像心的狀態那樣)。

這些善心所可以分成如下四類:

4.3.1 善心所是所有善心的通性,共有19種:

(1)信:明智地相信所學應符合佛陀的教導

(2)念:正念,不是指被後期廣泛譯為的默念標記。

(3)懺:羞於作惡

(4)愧:對導致產生煩惱苦果的惡,生起恐懼

(5)無貪:無貪心

(6)無嗔:無嗔或慈心

(7)中捨心:心平衡、平等地對待現象(因緣),這經由智慧而產生的殊勝的心所

(8)身輕安:平靜的心所,如感覺

(9)心輕安:心平靜

(10)身輕快:身體的輕快

(11)心輕快:心的輕快

(12)身柔軟:身體的柔軟

(13)心柔軟:心的柔軟

(14)身適應性:身體的適應能力

(15)心適應性:心的適應能力

(16)身熟練:身體的熟練性

(17)心熟練:心的熟練性

(18)身正直:身體的正直

(19)心正直:心的正直

知道了解了這些必須相伴隨的善心所後,就不會困難去確定何種心是善的何種是不善的。 簡單地說,如果心處於任何沒有正念的狀態,那麼肯定是非善的;

如果心沉重的、緊張的、僵硬的、昏暗的、呆板的或被煩惱所佔據,或試圖去干預,而不是積極地覺知目標,那麼明顯是非善的。


4.3.2

制約身口不善業的善心所是三種伴隨某種特定心境的善心所,也就是:

(1)正語:離四種不善口業:妄語、兩舌、惡語、無益語

(2)正行:離三種身不善業:殺或傷害人或動物、盜竊他人財產,混亂性行為

(3)正命:離錯誤的謀生方式,其中包含著錯誤的言行。

4.3.3

擴展無量愛心的善心所,有四種(四無量心):

(1)慈心:慈愛他人

(2)悲心:同情他人,願幫助他人止息苦

(3)喜心:當他人幸福時隨喜

(4)捨心:當他人受苦而不能幫助時的中性的心。事實上,在《阿毗達摩》中指出只有兩種心是無量心:悲心和捨心,因為悲心是慈愛無嗔,而捨心是對一切現象持心平等,如所有善心的通性那節所說那樣。

4.3.4

四聖諦的實現:

(1)理解苦諦:理解名色/五蘊/身心是一個苦集,是苦的根源;明了苦的功能是去看清身心的三本質。

(2)理解集諦(苦因):理解貪或精神上的奮鬥導致苦產生;明了集諦的功能是去根除苦。

(3)理解滅諦:理解貪和苦滅盡的狀態;明了滅諦的功能是去實現它。

(4)理解道諦:理解八正道;明了八正道的功能是去修行或培養發展它,根據內觀原則培養發展四念處中的正念。


4.4

非善心的屬性

非善心是根於惡,伴隨不善心所產生,共有十四種,分成如下五大類:

4.4.1 無明類:這些心所能伴隨十二種不善心,也稱之為所有不善心的通性,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1)無明:無明,或者說隱藏被覺知的目標的真相而使得心不能如實了知目標的屬性

(2)無慚:對身惡業、口惡業、意惡業沒有羞愧心

(3)無愧:不害怕犯過失所帶來的惡果

(4)掉舉:焦躁不安,心不能穩定在一個目標上,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四種類型,被稱之為“無根心”。


4.4.2

貪類:這些心所能伴隨八種非善心,根基於貪心,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1)貪欲:對感官目標的貪愛—看得見的物體、聲音、氣味、味道、可觸知的目標物和心理現象

(2)邪見:錯誤信念

(3)驕慢:自負,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三種類型,被稱之為“lotika cetasika”。


4.4.3

嗔類:這些心所能伴隨兩種非善心,根基於嗔心,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1)嗔心:嗔恨或生氣

(2)嫉妒:妒忌他人的長處或功德

(3)慳吝:慳吝自己的財產和功德,或小氣

(4)惡作、後悔:對過去已做非善行生起後悔心、對未做的善行生起擔心、不安。

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四種類型,被稱之為“docatuka cetasika。


4.4.4

昏沉睡眠類:這些心所能伴隨五種非善心所,前四種根基於貪心,後一種根基於嗔心。

(細節不在這裡講述,因為那樣會使文章顯得很複雜,會對以前從沒有學習過高級論典《阿毗達摩》的禪修者來說會感到很困難)

它們可以分為如下二類:

(1)昏沉:懶惰,心情抑鬱或沮喪的屬性。

(2)睡眠:覺知目標時,麻木遲鈍,昏睡閑散。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二種類型,被稱之為“thiduka cetasika”。


4.4.5

懷疑類:對一個目標不能決定不能肯定的心所,只隨意識產生,根基於懷疑。

懷疑這裡單指非善心所,比如,對三寶的功德的懷疑,對五蘊的懷疑,對星體及元素過去、現在、未來的懷疑,對緣生法的懷疑等。

其他的懷疑,比如,對技術的懷疑,或對街道名字的懷疑,這些不被看做非善懷疑,只是對錯懷疑或相似疑惑。

只要禪修者的心伴隨著這些心所中的一個,都將看做非善心。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伴隨著每一個非善心的非善心所,都是無明,也就是對被覺知的目標的真相的無知。

特別是對修內觀的人來說,由於無知,心從名色分心落入到世俗心或念頭,接著心就困惑了。

因而,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困惑”,它是經常光顧內觀禪修者的敵人。

任何時候,困惑也許引導出關於某些善的想法,但那僅僅是世俗善法,或者頂多是為修禪定,不是為修內觀。

內觀要求心如實覺知身心,“如實覺知身和心”是指本質上的無無明和智慧。

4.5

總結

總而言之,禪修者應該清楚地知道善心和非善心。

否則,他們可能會無知地錯誤地培養了非善心,還以為他們在修內觀。請看如下的例子:

(1)如果覺知一個目標時,心變得沉重、緊張、僵硬或昏暗,那一刻心肯定是非善心

(2)如果想起一些不善的事,心顯然是非善心

(3)如果心想起一些善事,比如,想幫助他人,想念誦“佛陀”,想默記腹部起伏運動,想起三寶, 想這色身是不淨的,想起吸氣呼氣,憶起色身不是我而只是名色,它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等等, 那一刻心是平常的善心,然而,它還不是內觀。

(4)如果心沒有帶著目的性地如實覺知當下的因緣,心輕鬆、柔軟、有適應性,熟練、正直、有正念、清醒、歡快、 平和、乾淨而明亮,那一刻心是善心,適合於內觀禪修,進一步的細節將在4.6節講述。


4.6

修禪定的心的屬性和修內觀的心的屬性

我們已經討論了善心和不善心,接下來,我們應該學習修禪定的心和修內觀的心。

如果我們將修禪定的心來修內觀,那麼我們就不會成功。如這節標題所說,我們要學習理解的主題如下:

4.6.1

心的品質:高級論典《阿毗達摩》陳述了禪定的心和內觀的心必須是大善心,有知識的慧心,也就是善心與知識聯合。

善心有四種:

(1)伴隨著喜樂、與知識聯合的、自發的心

(2)伴隨著喜樂、與知識聯合的、有為的心

(3)伴隨著中道、與知識聯合的、自發的心

(4)伴隨著中道、與知識聯合的、有為的心

4.6.2

禪定和內觀的不同

盡管經典裡認為禪定的心和內觀的心是同一種,但仍有一些不同之處區分如下:

(1)

禪定適應於世俗法,內觀適應於真實法

(2)

禪定的培養經由專注於所緣。

而內觀禪修則通過識別理解身心的三本質 。

4.6.3

作者的觀點:我確實同意經典,但就個人意見來說,經典像一張地圖。

禪修過程中禪修者會遇到有各種各樣的細節,這是經典未提到的。

如下一些觀點我的學生應該注意:

4.6.3.1

心:我的觀點如下:

(1)

內觀禪修的心必須是善心,如4.3.1節所述那樣。你可以容易地識別,

如果內觀禪修過程中, 心變得有壓力、緊張、僵硬、昏暗、試圖干預目標、那就表明心是非善心,不再適合於內觀禪修;

(2)

適合於內觀禪修的心必須非常有力。

正念自然自發地生起,沒有有為地造作。

正念生起的因是thira-sanna,也就是對身心現象強有力地覺知,不是重複某個詞,心裡默念,盯著和強迫什麼。

另一方面,適應於禪定的心是有為的,因為禪定需要通過刻意默念、盯著來維持心持續地專注單一目標。

4.6.3.2

目標(所緣):我的觀點如下:

(1)修禪定的目標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任何東西,包括:

(a)世俗目標,比如,以重複“佛陀”為前行,心裡默記腹部的升降, 憶念佛陀的功德,憶念經典的功德,憶念團體的功德,憶念自己曾布施持戒的功德,憶念身體的不淨等等。

(b)身心作為被覺知的目標:正念覺知身心,如果沒有伴隨著內觀智慧來洞察三本質,那只是目標專注法,也就是修奢摩它禪定。

(c)涅槃作為被覺知的目標:在獲得滅盡定的那個階段,阿那含聖者和阿羅漢聖者可以用涅槃作為被覺知的目標,來獲得滅盡定。 阿羅漢聖者嫻熟於無色界禪定。

(2)內觀的目標僅限於身心。這是為了消除錯誤的見解:視身心為我、人、眾生而粘著。

世俗法不能採用因為他們不是真實的;涅槃也不能作為目標,因為涅槃既不是常規的心也不是某個人的身心。

4.6.3.3

禪定和理解目標的屬性:我認為在奢摩它禪修和內觀修行中,正念、禪定和智慧執行著不同的功能。

修奢摩它時,禪定導致目標專注;在內觀禪修中,禪定導致向內觀察目標的三本質。

4.6.3.3.1

正念

(1)在修奢摩它禪定中,正念必須持續不斷地專注在一個目標上,這可以通過冥想、默記、盯著的方式使心舒服地粘著在目標上。

這樣,這個目標適合於這個禪修者。心應該放鬆,如果心有壓力,就表明目標不適合他,心不會安靜。

當心持續地舒服地專注於一個單一的目標,心自動會平靜下來。它產生於有目的地盯著或心理默記那些修奢摩它的方法。

(2)內觀禪修中,心必須積極地覺知當下的身和心。

禪修者應該作為外圍的旁觀者來覺知身和心,像一個人在球場的邊緣看足球賽或舞台前的觀眾位上看表演那樣。

正念自發地、無為地、不帶目的或毫不費力地產生。因為強有力地覺知身心現象,正念自然生起。

4.6.3.3.2

(1)止禪中的定是指心堅定地專注在某一目標上,它粘著、被吸引在一個目標上,不會脫離目標。

比如,當心正念於呼吸時,心專注在呼吸上。

當心正念於腹部的起伏運動時,它會粘著於腹部。

當心正念於感覺時,它粘著於感覺。

當心正念於心識時,它粘著於空。

當心重複某個詞作為修定的前行時,它粘著於那個重複的詞。

(2)內觀中的定是指心堅定地專注在對身心的正念上。

心和被覺知的目標是獨立的、分開的,兩者之間好像有一個距離。

心像遠看舞台戲的人或看球賽的人,或站在岸邊看流水的人。

心積極地正念於身和心,從而獲得洞悉三本質的內觀智慧。

也就是說,當眼睛見到色時,看只是看,心看並心從目標中分離。

當心去感覺時,感覺只是感覺,心感覺並從所感覺的感受中分離出來。

當心覺知心時,覺知只是覺知,另一個心憶起前一刻消失的那一念心。

當心覺知一個現象時,心理解它只是一個現象,覺知的那個心從現象中獨立離出來。

4.6.3.3.3

(1)產生於禪定的智慧有如下重要的特徵:

(a)它產生於思考,包含思考,是思慧。

盡管所思考的是真理,它只是世俗真理。

比如,“佛陀是真正仁慈的人”,但我們是通過思考和回憶而獲得這個認知的, 思考後,心安靜了。“身體是不淨的”,這是真的,但我們是通過不時地思考和回憶而獲得這個認知的,思考後,心安靜了。

“死亡是真的”,但我們是通過不時地思考和回憶而獲得這個認知的。

“生命、身和心確實有三本質”,但我們是通過思考和比較過去的身心和現在的身心才注意到它們的不同的,才理解三本質的, (這種理解稱之為思惟智),思考後,心平靜了。

(b)心明智地熟練地運用特定的方法壓制住五蓋(五蓋是心平靜的天敵)。

比如,對感官愉悅的貪愛生起了,心明智地修不淨觀,來暫時地壓制它。

不善願望生起了,心明智地冥想善願或修慈心觀來壓制不善願望。當心掉舉了,心明智地念住於呼吸來暫時壓制掉舉。

(2)產生於觀禪的智慧有如下重要的特征:

(a)它通過覺知或正念或修慧得以發展,不包含思考。

內觀智慧產生於正念覺知一個現象,也就是當下的身心,一次又一次地,帶著正定覺知。

(正定指心積極地覺知身心目標)

(b)內觀深入觀察名色/身心有三本質,從而心對身心生起中捨的態度,捨棄它們,最後實現涅槃,苦止息。


4.7

學習心的方法

學習心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善心和非善心的屬性,看是否適合 止禪還是觀禪。有三種學習方法:

4.7.1

經典上心的學習方法:

經典上將心簡分為89種,廣分為121種。這89/121種可以進一步分為如下幾類:

(1)按來源分,可分為4種,也就是善心,非善心,組合心,功能心

(2)按界分,可分為4種,也就是感官界心,有色界心,無色界心,超世間心

(3)按好壞分,可分為2種,也就是淨心,非淨心或其他不是淨心的心

(4)按分世俗分,可分為2種,世間心,超世間的心

(5)按根源分,可分為2種,有因生心,有六種,也就是貪、嗔、痴、非貪、非嗔、非痴;無因生心, 不是前面六種有因生心的心

(6)按感受分,可分為5種,身體的愉悅、身體上的疼痛、喜悅、悲傷和中性平等心。

這個主題非常長而不在這裡論述,簡而言之,如果一個人想透徹地理解心,他應該從經典上學習心、心的功能、心路過程。

4.7.2

通過禪修學習心

不打算從經典上學習心的禪修者可以通過禪修學習心,有如下兩種方法:

4.7.2.1

以禪定平靜為工具的心的修習(奢摩他亞尼卡:貪愛型人,適合從禪定入手再修觀的人)

一位貪愛型人,也就是貪愛愉悅、舒適、美麗、輕安的人,應該修身念處和受念處來培養智慧。

然而,修這兩種念處禪之前,他應該先修止禪使心快速地穩定下來,明亮、正念、覺醒、歡快、心一境性。

唯有這樣,心才能如實覺知身體和感受,才能理解身心的三本質。

修止禪時,他應該選擇一個適合於他的目標:他精熟於觀呼吸就觀呼吸,他精熟於念誦佛陀就念誦佛陀, 他精熟於正念行住坐臥時就正念行住坐臥。他精熟於觀腹部運動時就觀腹部運動。

然而,有一個秘密,當心念住於所選擇的目標的那刻,心必須是明亮的、輕鬆的、幸福的,因為幸福是禪定生起的因。

持續地覺知目標,沒有壓制,沒有粘著目標的趨向。

然後,明智地觀察到:所有目標是被覺知的,心是知道者觀察者。

這樣,禪修者就會感覺身體在呼吸,心在觀察正在呼吸的身體; 一個心在念誦佛陀,另一個心憶起它; 手在動,心看見手動; 身體在行住坐臥不同姿勢裡,心看到姿勢。

腹部在升降,心看到腹部在升降。

隨著越來越多地練習,最後,心將定下來,不斷地覺知觀察。

對於那些奢摩他亞尼卡,這是通過修止禪學習心的最簡單的方式。

然而,如果一個人想要完全透徹地學習心,他需要運用念處禪使得心進入第二種定或第三種定,比如,修安那般那。

在這種定中,關鍵在於心一境性。當心從禪定中退出來,能知的心仍然保持穩定一段時間。

因而,它應該被運用於念處禪,以便培養觀智,或者通過覺知當下的身和受培養內觀智。

當心一境性退去時,禪修者應重新修止禪,這可以作為一種調節的修行方法,定為修慧的前導。

4.7.2.2

以內觀為工具的心的修習(毗婆舍那亞尼卡:推理思考型人,直接修觀由觀入定的人)

推理思考型人有如下特點:喜歡懷疑、想像、吹毛求疵、尋找事實,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這種類型的人應該通過修心念處或法念處培養內觀。

事實上,為培養內觀,禪修者應該直接觀察心,這個方法容易。

禪修者應精勤地觀察自己心情的變化有時高興,有時不高興,有時中性;

有時歡樂,有時悲傷;有時沉重,有時輕鬆,有時貪婪,有時無貪;

有時生氣,有時不生氣;有時茫然,有時有正念;有時掉舉,有時抑鬱;

有時心在眼根生起,有時心在耳根生起,有時心在意根生起;

有時無正念,有時盯著。不斷觀察心,不久就能理解自己的心。

心也許不時地轉向修止禪。這是由智慧導向禪定的方法。

4.7.3

通過禪修學習心和通過經典學習心的比較:

下面的指導也許是最好的方法,開始時按照4.7.2.1節修習禪定獲得平靜,或者按照4.7.2.2節不斷觀察感受, 以及閱讀本書中有關學習心的文章;接著,禪修者獲得更多擴展的知識和對自己心的理解;下一步內觀禪修就會容易了。

4.8

學習心的結果

重要的結果如下:

(1)一個人不會帶著貪心和目的來禪修而無知地培養了非善心;

(2)一個人不會錯誤地認為修禪定就是修內觀

(3)一個人不會因為他經驗某些特別的身體或精神上的經驗時,就錯誤地相信他已得涅槃。

(4)按照正確而恰當的方法下,一個人將能夠更容易地將心平靜下來。

反之,不按照正確恰當的方法,許多禪修者大多無知地訓練他們的心,心反而變得昏沉和掉舉。

有些人很高興地將注意力投向外在的事物,或者形成不平常的心理圖像。

無論希望是為獲得平靜的力量,還是為內觀禪修作準備。這樣禪修是沒有用的。

(5)一個人能夠為內觀禪修培養出有質量的心,也就是配有知識的自發的善心。

總而言之,當我們知道了非善心和善心的屬性,包括止禪的心和觀禪的心的屬性時,如果任何一種心生起了, 正念將會自動生起去憶念它。

如果那刻心是非善心,經由憶念非善心立即會消失,自動被善心取代。它是新的心,正念正定, 為進一步內觀禪修作準備,也就是為如實覺知身心作準備。

相反,如果那刻,心掉舉波動而不能覺知身和心,禪修者應該修止禪直到心穩定、正念、覺醒和歡樂。

然後,心再次獲得足夠的力量恢復正念覺知身和心,以進一步培養內觀。

然而,如果心沉迷在平靜中懶得去恢復正念覺知身心,心應該理解它已經迷上平靜了。

這樣,心從沉迷平靜中抽離出來,進一步培養內觀。

另一方面,如果它仍然粘著平靜,禪修者應該採用一些策略讓它覺知其他身心目標而從平靜中抽離出來。

然後,對平靜的粘著就消失了。


第五章 智慧的訓練

5.1

訓練智慧的目的

學習怎樣運用有品質的心來學習理解身心實相,直到心能夠捨棄身心實現涅槃,止息所有身心煩惱貪愛。

5.2

智慧的類型

5.2.1

按知識的品質分類,可分為兩種,也就是:

(1)世間知識,這是一種採用暫時制約苦、或暫時壓制煩惱和貪愛的方式,以最少的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和智慧。

比如,有世間智慧的人明智地布施、持戒、為獲得心的平和而修禪定等等。

(2)出世間知識,這是一種理解聖道的知識,由此,使得心從名色(身心)中出離,實現涅槃,獲得洪福。

5.2.2

按來源分,可分為三類,也就是:

(1)聞慧:這種智慧來源於接納他人傳遞的知識,比如,閱讀和聽聞師長的教導等;

(2)思慧:這種智慧通過冥想、思惟或推理而獲得;

(3)修慧:這種智慧是通過培養正念而獲得,這種智慧進一步可分為二種, 也就是

修止禪獲得的智慧,趨向平靜的知識;

修觀禪的智慧,通過不斷地正念覺知身心而洞悉身心實相的智慧。


5.3

獲得智慧的方法

在本文中智慧的核心是指內觀智慧,導向出世間的智慧。禪修者應該理解如下幾點:

5.3.1

智慧產生的因

盡管高級論典《阿毗達摩》表明正定是智慧的因,正定也是其他幾個的因,特別是正念的因。

有趣的一點是為什麼高級論典沒有指明正念是智慧的因,原因是單有正念一項對內觀禪修來說是不夠的,而對止禪來說是足夠的。

如果禪修正確,正定會生起。如果練習不正確,也許會導致帶著貪和痴的錯誤的定生起。

修止禪修到心集中的階段,特別是第二種定及以上,心遠離思維和考察,制心一處。心從禪定中退出後,制心一處的影響不會立即消失,心仍然穩定。穩定的心中性地繼續覺知觀察所有目標。比如,心會有正念地觀察剛剛禪定消失,之後觀察到另一種現象生起,如掉舉,而那刻觀察者的心是堅定的、平等中捨的。正念積極地注意所有因緣的變化直到它獲得內觀智慧,也就是理解所有因緣的真實本性:無常、苦、無我。

對於修內觀的人來說,無論何時當心不帶目的地覺知當下身心的現象時,心就進入剎那定,積極覺知現象。

沒有盯著現象、默念或壓制現象,真相(三本質)就會顯露。理解身心三本質的實相就稱之為內觀。


5.3.2

覺知身體(色法)的訓練方法

(1)唯有在如下情形下覺知身體才會有質量(才能清楚容易地看到三本質):

心不散亂,致於一處,帶著正定;覺知目標時心是穩定的,或者說是從被覺知的目標中獨立出來, 積極地、溫和地、中道地覺知目標。

當心散亂而不集中時,心奔向、盯著或粘著一個目標,那時,它就不能清楚地覺知身體的三本質。

緊緊地盯著身體,會使身體和(或)心變得固著,就不會呈現三本質。

(2)不僅僅要避免盯著,而且也必須避免思考有關身體的念頭來干擾覺知過程。

比如,禪修者不需要思考行走的身體是色法,不是我,是色;坐著的身體是不淨的, 遲早這個躺著的色身會死等等,因為念頭隱蓋了實相。

當一個念頭出現時,心就從遠離了對身體的覺知,覺知身體是真實法,而思考身體是世俗法,

因而,思考的那一刻心根本不能培養內觀智慧。

(3)一個人必須覺知當下存在的身體,不要理會過去的身體(不要被想蘊征服),也不要思考未來的身體(不要被行蘊征服)。

(4)通過強有力的覺察力覺知身體的因緣,使不帶目的性的正念自動生起。

(5)覺知身體任何部分時,如果喜樂或嗔恨生起了,心應該憶起那感受,因為對身體的覺知已經過去了, 喜樂或嗔恨的感受成為當前的覺知對象。

當不平等的感受消失了,正念繼續觀察身體或注意其他目標。

在這個案例中,對不平等的感受的正念如果沒有生起,心就不會保持中道, 會茫然地思考身體或其他事,或者無知地干預改變身體或改變伴隨身體所產生的心理狀態, 這是違反了內觀的原則,內觀的原則是如實地憶起身和心。

(6)當心穩定、平等中道時,對當下身體的覺知是積極地、不帶目的地,那麼,它就會獲得直覺的內觀智慧洞察真相:身體總是運動變化的,一直承受著苦的壓迫,它僅僅只是一堆元素的集合或世界的組成部分,根本不是人、我、眾生。


5.3.3

覺知心的訓練方法

(1)僅當正念不帶目的性地憶起前一刻剛剛消失的心時,覺知才會有質量,也就是能夠容易地清楚地理解三本質。

因而,在憶起的心生起前不要試圖保持警覺。

另外,不要抓住當前的目標,因為覺知心是憶起前一個發生的目標。

那就是說,先讓一個目標生起,然後,正念隨後憶起這個目標。

隨著心的覺知目標的能力增強,正念能在目標生起後,自動地憶起目標。

(2)當一個目標生起後正念憶起它時,不要帶著想要把它看清楚的願望跳進目標去盯著它,以穩定而積極的心,簡單地覺知它。

作為一個旁觀者,以無得無失的中心去覺知它。 如果心跳進目標裡了,目標也許會逃離,向更深處移動,或者也許會靜止不動了,但沒有消失。

在那種情形,心不能理解它的三本質,比如,看到心從不消失,它不會理解心的無常。

另外的例子,心也許看到心消失了,會誤解心是一個自我,因為它能夠通過盯著它而消失。

(3)當憶起任何心時,如果愉悅或不愉悅生起了,正念應該憶起當前這感受, 因為前一念心已經消失了,而愉悅或不愉悅,這個新的心,才是當前的目標。

如果正念沒有憶起愉悅或不愉悅,心就不會保持中性,會無知地跟隨目標走。

另外,它也許會無知地干涉或改變心,那是與內觀的原則相反,內觀的原則是如實地覺知身和心。

(4)當心中性地和沒有目的性地覺知前一刻消失的目標時,內觀智慧立即隨著心的生滅而閃現,剎那剎那變化,不受控制,沒有我。

5.4

當心覺知身和心時,注意定力的程度

5.4.1

請注意當我談論心覺知身時,我指的是堅定而中性的心,而當我談論心覺知心時, 我指的只是中性的心,沒有強調它必須堅定,因而我的學生們要注意到正念覺知身和正念覺知心時定力水平的不同。

有一種心,也就是一種感受,比別的心需要程度高一些的定,特別是身體的感受, 如身體愉悅的感受或疼痛,因為它是粗重的,緊粘著身體,如果心的定力不夠,當身體的感受強烈時它會混亂分心。

因而,受念處禪修者,也適合修身念處。

任何情況下,“堅定的心”這個詞對修身念處和受念處的禪修者來說,並不意味著心必須非常堅定而變得僵硬, 因為僵硬是非善心,它只是指覺知當下存在的目標,足以能從身體和感受中分離出來。

5.4.2.1

我曾經為下面提到的問題疑惑了數十年,那就是:當制心一處時,心是堅定的,從目標上獨立分離出來了, 禪修者應該專注在心上,還是專注在被覺知的目標上。

事實上,專注的心既不是知道者(觀察者),也不是被知道(觀察)的物。

我們單單依靠正念將存在的目標和知道者(觀察者)分開,這樣我們將理解身體和感受,包括其他目標,

它們僅僅是被知道的東西,不是眾生、人、我。

如果禪修者有目的地轉向盯著知道者本身,那麼知道者將從知道者變為被知道的物,一個新的知道者從更深處生起。

因而,當心一境性的心現前時,我們應該嚴格地避免盯著它。

5.4.3

堅定的、知道的心是優勢,它可以長時間地積極地覺知目標,它會看到心一直在生起滅去輪流轉換。

然而,它也有它的缺點,我們會誤以為知道的心是永恆的,

這是因為在目標生起滅去輪流轉換的過程中,知道者,通過禪修已變得強而有力,它保持定力相當一段時間,它看起來成為永恆的了。

事實上,知道者也是生滅的,它持續快速地生滅,生滅如此快使得人們不知道怎樣注意它而誤以為它是永恆的。

事實上,堅定的知道的心不是一個相同的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而是同一類型的心之流持續生滅。

5.4.4

以當下知道的心培養發展正念和內觀能達到阿那含果位;繼續培養發展正念和內觀到達阿羅漢道

(在阿羅漢道位,還沒有到達阿羅漢果位)時,知道者仍然是堅定的和突顯的。

在這一過程中,心將所有注意力投向知道者(觀察者),對任何別的目標沒有熱情,

因為知道者它是如此非凡的純潔和平靜,直到正念正知真正地完滿。

達到那一點後,它將以深度的精神影響洞徹三本質,捨棄對心(知道者)的粘著。

那就是佛教學習的終止。

從那以後,一顆新的功能性的心生起,它不再作為知道者專注而突顯,但遍滿整個世界和宇宙。

功能性的心感受到一種寧靜,那寧靜遍及整個世界和宇宙。

5.4.5

通過正念發展內觀智慧,特別是心,我沒有強調心必須是堅定,我只是提到它必須中性。

事實上,心也必須堅定,但只是滅去前的剎那定。

它不必定太長時間,因為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如貪、嗔、痴。它生起滅去維持僅僅七個心片刻。 因而,內觀禪修者採用心(除感受外)作為修習正念的目標時不需要先修禪定或修心一境性。

另一方面,我並不是說持續的修念處禪完全不需要禪定。

如果可能,禪修者應該不時修修止禪來休息一會兒。

重新獲得力量後,禪修者舒適地回到修法念處。

如果覺知一個目標後,心對境起了任何反應,正念能夠自動憶起這反應。

然後,它會覺知心和法兩者的三本質。

5.5

通過內觀禪修訓練智慧的結果

這章的最後的主題是學習身和心將會獲得什麼結果。

簡而言之,在整條修行路上我們將獲得內觀智慧和純淨的幸福。

完成佛法的學習之後,我們依然活在這世上,但我們獲得了終極的利益,也就是,實現了涅槃,那裡極其寧靜。

5.5.1

區分身和心

當心是堅定的和中性的,自動地覺知身和心時,那麼稱之為“我”的東西會去掉,會呈現身和心的實相。

如果正念和智慧成熟了,內觀智慧會進一步將心(名)消融為受、想、行、識;

它同時也將身(色)消融為眼、耳、鼻、舌、身,或消融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通過內觀消融身心是破除“我”見的開始。這是通過訓練獲得的初步智慧。

5.5.2

觀察身心的生滅變化

身心消融後,我們會認識到每個身心現象都實行他們自己的功能,包括生起、滅去、及不停地變化。

比如,心將看到身體吸氣和呼氣,坐、站、行、移動和靜止等。

另外,心看到沒有正念的狀態生起、滅去,在生滅之間的間隙極短,接著新的心生起,它會回憶剛剛沒有正念。

所有這些導向身心的生滅變化的內觀智慧。

這是破除我見、人見、眾生見的開始,接著對身心粘著的解脫將會發生。

5.5.3

清醒理解身心苦、非實體性的真相

隨著越來越多地看見身心現象的生滅,有些人也許從所有因緣法(身心現象)的迷幻中清醒過來。

因為他們認識到幸福生起後滅去,它不令人愉悅;

痛苦生起後滅去,它不令人悲傷;

善心生起後滅去,它不可意;

非善心生起後滅去,它不令人難過。

無論什麼生起後都會滅去,它既不快樂也不悲傷,快樂和悲傷是同樣令人厭煩,好和壞同樣令人厭煩。

有些人也許會將身心現象看作存在的自然現象,不是“我”,它們的“我”已走了,一個空的、 令人敬畏的、非實體性的自然真相在腦海中呈現。

這些就是內觀禪修者的感受。

有些人也許在這個階段會停留相當長一段時間,另外一些人也許很快就跨越這個階段。

5.5.4

對因緣法持心平等

隨著越來越正念覺知身心,心將意識到厭煩、敬畏、或任何別的感受都只不過是一個被覺知目標,同樣會過去的。

心將會變得堅定,對所有因緣生法都以中捨心面對,連中捨心也沒有意願刻意去維持。

這是內觀禪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修習正念到達這個階段後,禪修者會變得非常喜樂,接觸世俗變易法時不再動搖。

然而,這個階段的中捨心仍不穩定。

有些人也許不能維持它而再次偏離;而另外一些人也許會不經意地跨越跳躍前進。


5.5.5

獲得法眼

當心對所有因緣生法生起中捨心後,正念和智慧會更進一步,修行會跨越跳躍著前進,也就是獲得法眼。

心將自動獲得安止定;會經過一道七個剎那的內觀審查過程。

“獲得法眼”這個詞意味著心自然地承認和認識到了真理:身和心是無常、苦、無我的,身和心現象一旦生起自然就會滅去。

禪修者從心底確認了這個終極的真理,就像去了宇宙遨游的孩子終於找到他的父母那樣真切。

心將會皈依佛法僧三寶,對三寶生起熱切的堅定的信心,像漂在大海中央的人看到了海岸, 又像迷失在荒涼叢林中的行路人看到走出叢林的方向, 他有了堅定的信念有一天他確定會達到岸邊或走出叢林。

盡管有時心可能會受世俗現象或煩惱影響而搖擺,但它仍然有堅實的基礎,當煩惱和貪愛來臨時會阻止它遠離邪惡和不善業。

獲得法眼的功德被看做是增上的善緣。

初果的聖者確保安全不會降生到三惡道了,無論當下還是未來都獲得利益,這是訓練智慧的所獲得的巨大利益, 佛陀宣稱所獲的利益是如此大,勝過做宇宙的君王。


5.5.6

對緣起法的後半部分的理解

隨著對智慧的訓練逐漸地增進,心最終將會理解緣起法的後半部分,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流轉門(集法)“緣名色生六根,緣六根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有, 緣有生生,緣生生苦”。

這就是洞徹真相:身心現象只存在於剎那間。

當下的名色導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存有。

如果單有身或單有心,眼耳鼻舌身就不能執行它們的功能。

名和色必須合作,六根才能發揮它們的功能。

至於意根,單有名它就能夠發揮它的功能,即使沒有色也是可以。

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六塵時,愉悅、痛苦、或中性感受生起。

接著,欲貪、有貪、無有貪就會生起。

當貪愛生起,意識就會粘著六塵(感官目標),一個心理過程就會發生,因此誤以為是“我”的潛意識產生了。

結果,緊張或苦就產生了。

一個人如果經歷過這個階段的智慧的訓練,他就會認識到真相:

如果心不搖擺、沒有貪愛和粘著(執取),它就不會受苦;

相反,如果心隨著貪愛和粘著而搖擺,它就會受苦。

結果,心就不會懷疑,就不會追尋外在的目標。

心沒有搖擺,甚至內在也沒有尋求欲樂的念頭或感官娛樂的想法,心自動堅定而突顯。

它簡單地作為觀察者或知道者,不是欲樂的追尋者。

粗重的煩惱將永久地終止。

心本身是如此的寧靜喜樂,以致於有些人也許滿足於這個水平,他們也許不想繼續在學習身和心,因為訓練心也是一種負擔。

修內觀達到這個階段,心不依賴外在的感官愉樂,而自得喜樂。

這種喜樂超過大多數人的想像。出離感官貪愛後的喜樂是如此巨大,以致於它能遍及整個身體,甚至到每一根毛髮的尖端, 它如同在炎熱的季節用清新的涼水洗澡一般。


5.5.7

理解緣起法的前半部分

內觀禪修發展到5.5.6節所述的階段之後,心就會限制它的學習範疇在覺知的心這個區域。

它將理解知道者(覺知的心)是堅定的愉悅的,但不是“我”,也不屬於某人。

隨著內觀智慧的更進一步培養,心接著獲得直覺的內觀智慧洞悉通達緣起法的前半部分,即清楚地理解還滅門,即滅法。

它認識到:隨著對四聖諦的正知,努力奮鬥的心和控制的心(貪求欲)就不會生起。

控制的心(貪求欲)不生起了, 意識心就不再承擔名和色。

隨著意識心不承擔名和色了,名和色就不會出現,或者說不再被抓住去擔負和壓迫心。

這就是解釋以前所說的心覺得“知道者”是一個好的不可思議的東西,把它視之為一個安全的島嶼。

然而,隨著內觀發展,洞察四聖諦的敏銳的觀智閃現,

它認識到五蘊,包括覺知的心(知道者、觀察者),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

(單洞察三本質其中一項,就可以捨棄對覺知的心的粘著)。

認識真理後,試圖努力以違反自然規律的方式影響控制自然現象的妄心將會消失,

也就是試圖努力讓五蘊幸福和讓五蘊成為“我”的妄心將會消退。

意識心將不再抓住名和色,也不再攫取它們去承擔和壓制心。

名和色也不會形成新的“有”。

內觀到達這個點後,心以正知洞察苦諦,心將捨棄五蘊,它將從五蘊中出離,

從諸多局限和遮蓋心的煩惱漏中解脫,像一只小雞奮力啄破蛋殼走了出來。

這就是佛法學習的終止。

再生和存有都消失了,完滿了聖潔的生活。

餘下的人生是完全的不可思議,因為五蘊仍然執行它們的功能,但心是獨立於五蘊的。

心不再受到任何壓力。

盡管它會繼續扮演它的多種功能,比如想蘊和行蘊,但它看起來好像什麼也沒做,每執行一功能都是純淨的行動。

心洞透喜樂,那是遠遠超過想像和念頭的,它是至高的幸福,它是自由的、透明的、輕快的、乾淨的、清晰的、無邊無際的,

比天空和空氣更寬廣,比極樂還樂。

這種心在高級論典《阿毗達摩》稱之為“功能性的心”,

阿姜曼稱之為“堅持不懈的心”,

隆波頓稱之為“一心”,

隆波塔特稱之為“心”,

阿姜布達達撒稱之為“名的核心”,

隆波布達稱之為“單一的心”。

原因是它永遠是一,永不會再變為二,永遠再也不會被二元意識染污,如喜樂和痛苦,善和惡等。


5.5.8

涅槃的實現

一旦心從制約它的諸多漏中解脫出來了,它就獨立了,“一心”就實現了涅槃,就是“一法”。

涅槃是一個純淨的狀態,它純潔、乾淨、清明、無垢、空、無形、無邊、明亮、極樂、永恆。

洞悉涅槃的心將超過最高的幸福。

將感官上的愉悅、禪定中的寧靜、涅槃實現後的喜樂三者作比較,明顯突出的特徵是:

人們熟悉的感官愉悅是一種局限在胸口的意識,

禪定中的寧靜是遍滿每一個毛孔的愉悅,

而涅槃的寧靜是遍及整個宇宙(天空和空氣),無邊無際,每一個微小分子都遍滿著那種感覺。

來自涅槃後的喜樂有幾種方式獲得。

通常地,對所有聖者來說,在實現聖道和聖果的那刻洞徹涅槃,但它發生得非常短暫。

屬於不同層次的聖道的心僅僅存在一剎那,屬於不同層次的聖果的心僅僅存在幾個剎那。

另外,能夠完全洞徹涅槃的心是屬於聖果的心,因為沒有更進一步的任務要完成了; 而屬於聖道的心是出世間果心,屬於聖道的心在覺悟的那刻閃現,它必須實行它的功能,徹底根除微細煩惱。

因而,屬於聖道的心是出世間的善心,它還有任務要完成,它不會閑著,直到完全領會涅槃的寧靜,直至屬於聖果的心。

對一般聖者來說,實現涅槃(即獲得聖果)的方式還有幾種。

這種聖果的獲得是得出世間果,即獲得以涅槃為目標的正定,導致屬於果心的心無數次再發生, 不僅僅是在不同階段獲得聖果的那刻發生幾次。

獲得聖果需要兩個組成部分:

(1)正定

(2)以涅槃為所緣(目標)

因此,世俗人不能獲得聖果,無論他們修正定多麼嫻熟,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實現過涅槃。

對於聖者來說,盡管他們以前沒有修過正定,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獲得聖果,

因為他們在獲得聖道和聖果的那刻,心自動到達了正定。

因而,對聖者來說,再次獲得正定並不難,因為心曾經經驗過。

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聖者在獲得聖果時有同等的熟練程度,因為獲得聖果的目標(所緣)是涅槃, 在低層次的聖者洞悉涅槃只有幾個剎那,因而他們獲得聖果的難度會比高層次的聖者大。

通常,他們得從正念覺知身和心開始,直到心捨棄身心洞徹涅槃;而高層次的聖者, 由於更熟悉涅槃,他們則能通過作意(憶起)立即獲得涅槃。

因而,另一個要點是那些經常回顧溫習涅槃的聖者他們已經獲得涅槃的省察自在力, 能夠一回憶就能立即清楚地獲得它,他們比幾乎不回顧涅槃的聖者要熟練得多。

對於那些沒有技能獲得涅槃的聖者來說,他們獲得聖果的程序是從正念身和心開始; 但對於那些熟練的聖者,他們獲得聖果的程序是從作意(憶起)開始。

在某個時間點上,心會從第一禪定向上直到正定,接著隨順心會生起,它會中止覺知出世間目標的心,即中止覺知身和心的心。

隨順心對於一位快速的覺醒者會反復出現三次,對於慢的覺醒者會反復出現四次。

之後,屬於聖果的心將會無數次地反復出現,直到它退去法樂。

接著,使生命繼續的心(有分心)生起打斷聖果獲得的過程,這樣就從法樂中退去。

有關五蘊分開後的涅槃是什麼樣子,它不可以回答,不可以被世俗心所能想像得到的, 世俗心常常會有如下兩種見:

任何時候,他們想起涅槃時,他們非常相信常見, 也就是認為涅槃後五蘊仍然會常存有;

或者他們落入斷見,也就是獲得涅槃後一切都消失了。

由於這個原因,我不在本文中不提它,以避免哲學理論上的爭辯。

5.5.9

像不沾水的蓮花那樣生活者

事實上,人類和動物的心一直悄悄地粘著目標(所緣),像浸沒在水中的木材那樣。

結果,心就無知地隨著目標搖擺和偏離。

唯有通過學習佛教的聖典,覺知目標的能力才可得以培養發展。

它會感覺被覺知的目標是一個東西,而覺知的心是另外的東西。

就像看見身、受、想、行帶著貪、嗔、痴在執行它們的功能,而另外的一個自然的臨在則看見這些自然現象的變化那樣。

它將會認識到有時知道者從被知道的目標中獨立分離出來;有時知道者滑向和混入到目標中。

學習到這個階段,有人也許會懷疑他們是否應該覺知存在於他們胸前的目標,還是他們應該覺知知道的心。

胸前的目標有時小、有時大、有時重、有時清、有時快樂、有時悲傷、有時好、有時惡。知道的心好像浮在頭頂。

關於這個主題,請注意當知道者覺知任何東西,只要觀察就夠了。

不要有目的地覺知兩個(目標和知道的心)中任何一個,因為我們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達成任何東西。

經由穩定的練習,內觀發展得更敏銳後,心會認識到由於心一直被粘著和被壓迫著而導致了無窮無盡的苦產生。

經過更進一步的練習,到達正念自動憶起自然現象時,早上醒來時的第一件事是集中注意力去研究考察心是不是一直被壓迫著。

它會發現抓住心很容易的,但不知道怎樣捨棄它。

隨著內觀發展到圓滿的階段後,也就是獲得三本質的直覺後,心洞徹苦諦,因為心是它最後要捨棄的苦。

然後,它將認識到它捨棄胸口中央那堆苦,同時捨棄這顆當下覺知的心。

到達這點後,心變得獨立了,因為它根本不粘著任何東西了。


它將洞徹涅槃的喜樂,完成佛教的學習。

那就是圓滿的內觀智通達聖道。

以最敏銳的內觀智通達聖道,完成佛教的學習後,餘下的生命就像不沾水的蓮花,

眼耳鼻舌身意完全和平常人一樣發揮功能, 於六根處覺知六塵(目標), 但六塵(目標)只是在空境中移動的某些東西,沒有任何東西接觸這些目標,再也不會導致苦產生,因為承擔苦的心已經捨棄了。

5.5.10

苦的止息

完成三學的學習後,心從苦的大集合中解脫出來,也就是從五蘊中解脫出來, 但五蘊仍和平常那樣是無常、苦、無我,因而,身體的疼痛仍然會生起,但心理的痛苦永遠消失了。

無論心情多麼幸福,心不會粘著它。如前所說它如不沾水的蓮花,和幸福一起生活著。

到這一點後,死亡不是一件可意的事,活著也不是一件愉悅的事。

簡單而平和地活著,像一位工人完成工作後,休閑地坐著,等著發薪水,也就是,等著無涅槃,或者說那構造苦的五蘊的滅盡。

(2006年10月)


結尾語

“獲得法眼”這個詞意味著心自然地承認和認識到了真理:身和心是無常、苦、無我的…

禪修者從心底確認了這個終極的真理,就像去了宇宙遨游的孩子終於找到他的父母那樣真切。

心將會皈依佛法僧三寶,對三寶生起熱切的堅定的信心,

像漂在大海中央的人看到了海岸, 又像迷失在荒涼叢林中的行路人看到走出叢林的方向,

他有了堅定的信念有一天他確定會達到岸邊或走出叢林。

 


20190122a37 dhammachanda 0965167167


 

inserted by FC2 system